人與人相遇過程的就像枝葉一樣,茂密、交接、相疊,
也因為大麥的緣故,我認識了很多從來沒接觸過的世界,
像是:痞子蔡、二十世紀少年(二十一世紀少年)、BBS。

我們常會玩不同的心理測驗,從答案裡去了解到自己,
雖然,測出來的答案不代表那就是真正的自己,
那只是輔助了解自己的一種工具→這句話來自大麥,雖然不是字字確實。

我疑惑那些答案的真實性及可信度,大麥在線上丟了一串話給我:
「人的心理歷程是軟的而且具彈性,機械式理論是很難預測的,
 也會常出錯。別人不能論斷你,心理測驗也不能;只有你自己才可以。」
                       ─取自  痞子蔡‧孔雀森林。

第一次聽到這段話,很令人玩味,且很有深度
尤其是最後一句。「別人不能論斷你,心理測驗也不能;只有你自己才可以。」

雖然有趣,但無法引起我想要閱讀的心情。
我總是在不該叛逆的時候叛逆,不是真的唱反調也不是為反對而反對,
純粹是一種"變態",大眾淺顯看到的我看不到,我看到的永遠是深層的價值!**

就是因為我奇怪的性格,至今我仍然沒有看過,
痞子蔡先生的成名的《第一次親密接觸》。

第二次看到這段話,是在大麥的部落格裡,
大麥寫道:
可惜的是我們卻需要經由別人的肯定來成就自己的存在價值。
                  ──非關孔雀森林 (←請按連結)

短篇文章裡提到了《孔雀森林》部分文字,因為沒有看過,
無法意會便愈來愈想知道其書究竟在說些什麼?
大麥在文末寫了段我不能理解的話,更加地想去看這本書!

但妙在,我入門的第一本書,竟是《檞寄生》,
從此我愛上痞子蔡的文字,他有種讓人會心一笑的幽默~
而第二本書是《暖暖》,推薦大家去看,我很愛這本。

第三本書才是《孔雀森林》,還是在線上閱讀的,
現在回頭看大麥的文章,嗯。。我可能要回頭再翻閱一次《孔雀森林》,
因為我仍想不透那"有限的選擇、無限的可能"跟此書有何關聯啊~哈哈~

大麥寫作以短篇文章為主,跟我的碎碎唸瑣事全交代清楚的寫法不同,
我很喜歡這種短卻能引人共嗚的文章寫法,我就不行。

文字真的很有趣,你的文字等同於你自己。
寫文也好,做人處事或行事作風,大麥看來簡短俐落,實則深沉謹慎,
而我的文字如同我的人,細碎、黏膩、綿密、水份過多(XD我好像蛋糕哦) ,
或許哪天看我的文字創作有所不同時,我的性格也轉變了吧!(笑)




我偏愛繪圖故事,痞子蔡的書算是容易閱讀,仍有我無法體會及不解的地方,
 更別說像村上春樹真正有深度的書。
**哦,說白一點:就是大眾愈叫好的我偏偏愈不愛!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yachu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3) 人氣()